配资炒股服务中心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)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福建厦门举行。9月9日,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赵阳在会上介绍,截至今年7月,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7148.7亿美元,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.5万家,比“十三五”期间增加了3.2万家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积极推动实施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,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门槛,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,持续出台外资政策文件,外资领域开放度显著提升。
据统计,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条目分别从2020年的33条、30条减压至29条、27条,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“清零”。同时,我国修订出台了《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》,修订发布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(2025年版)》。目前,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事项数量已经由2020年版的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。
2023年,我国首次举办“投资中国年”活动,并自2024年起制定“投资中国”年度实施方案,常态化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。据统计,我国累计在境内外举办“投资中国”重点活动超过60场,每年9月8日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经成为“投资中国”的标志性展会。
“展望‘十五五’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,市场潜力大、韧性强、活力足也没有变。中国欢迎外商投资也不会变。”赵阳表示,下一步,商务部将持续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,优化外商投资促进方式,优化外商投资环境。
具体来看,有关部门将推动扩大电信、医疗领域的开放试点,稳妥有序扩大教育、文化领域自主开放,持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隐性壁垒;支持外资在华设立地区总部、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,进一步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。
“希望更多外商走进中国,投资中国,投资未来,共享中国经济红利。”赵阳说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配资炒股服务中心
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